.avif)
《澳洲都市报》3月28日 记者 李雪睿 堪培拉现场报道
总理安东尼·阿尔巴尼斯(Anthony Albanese)今日正式宣布,联邦大选将于2025年5月3日举行。随着总督萨姆·莫斯廷(Sam Mostyn)批准解散议会,全国正式进入为期五周的竞选周期。
“今晨,我已前往总督官邸,请求解散议会。他阁下已接受我的建议,选举将在5月3日星期六举行。”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召开记者会时表示。
这场大选将决定现任工党政府能否成功连任,或由反对党自由国家党联盟(由自由党与国家党组成)领导的新政府上台。在生活成本高涨、住房短缺、经济复苏乏力等压力下,选民将用选票作出选择。
国会进入“看守模式”,选民须尽快更新登记信息
随着议会解散,政府进入“看守模式”(Caretaker Mode),意味着部长们不再拥有完整的行政决策权,任何重大政策变动需与反对党协商。而选举准备工作也全面启动。
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(AEC)将负责这场被称为“除战争外最大的后勤动员”。AEC副专员凯瑟琳·格里森(Kath Gleeson)提醒:“所有澳大利亚人务必在接下来的一周内,更新或确认自己的选民登记信息,尤其是首次参选的年轻人和新公民。”
“经济账单”将决定选票走向
本次大选的焦点无疑是澳大利亚家庭最关切的问题——生活成本。自2022年上台以来,工党在减轻通胀压力、控制利率方面虽取得部分成果,但许多家庭仍感吃力。
阿尔巴尼斯在记者会上强调,政府将继续“以澳洲方式应对全球挑战”,通过减税、增加住房供应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等手段,为民众减负。
然而,反对党领袖彼得·达顿(Peter Dutton)则猛烈抨击工党的“过度支出”,主张削减移民、开发核能、降低燃油税,以缓解民生压力。他承诺若当选,将允许民众动用养老金作为购房首付款,以帮助首次置业者。
悬峙国会成可能,少数派议员或成“造王者”
目前工党在下议院拥有78个席位,仅略高于执政所需的多数线(76席)。而重新划分选区后,本次选举将竞争150个席位。
分析人士认为,自1931年以来,澳洲尚未有一个政府在首届任期后即被选民罢免。但由于选民对两大党的信任度下降,独立议员和小党派力量日益壮大,少数派政府甚至“悬峙国会”的局面并非不可能。
2022年大选便有19位非两大党阵营议员当选,本次选举预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,特别是在城市中产选区与部分边缘席位。
选举制度与世界有别,关键战场锁定维州与新州
澳洲实行强制投票制,选民须在选票上按偏好排名,这使得温和政策更具吸引力,极端主张难以主导舆论。此外,选举制度对小党与独立候选人相对友好,亦促使选民寻求主流党派之外的选项。
分析指出,维多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是本次选举的关键战场。若反对党要赢得多数,需从这些州夺取多个边缘席位,或争取此前流向独立议员的选民回流。
投票选项多样,海外投票可行
选民可在5月3日正式投票日亲自前往超过7,000个投票站投票。AEC也提供提前投票、邮寄投票及海外大使馆或高专署投票等方式,方便各类人群参与。
截至2024年底,已有17,939,818名澳洲选民登记在册。本报提醒尚未更新选民信息者务必抓紧时间,以免错过参与这一决定国家未来走向的重要时刻。
【记者观察】
本次选举恰似一场”信任透支”下的博弈。当阿尔巴尼斯试图用”稳健牌”保住中间选民时,达顿正复制美国共和党的”文化战争”策略,在移民问题上大做文章。但澳大利亚强制投票制度注定让极端路线难奏效——正如网友@AussieBattler调侃:”两个推销员在敲门,一个说能修好漏雨的屋顶,另一个说要拆了房子重盖,而我们只想要把该死的雨伞。”。
两党我都不支持,到时候我都不投。